发达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主要是采取具有综合性的经济和财政政策,包括:自愿协议、能源/二氧化碳税、排放贸易、可再生能源或热电联产生产配额、能源效率标准、对可再生能源等的直接资金鼓励如优惠费率、赠款、免税措施等等。但是这些政策随着实施情况的差别,也在发生不断变化。以能源/CO2税收为例,已经从单纯税收向“税收+补贴”的形式转变。
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财政收入和/或降低对国外石油供应的依赖程度而开始实行能源或以燃料碳含量为依据的CO2税。由于能源/CO2税具有减少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能源/二氧化碳税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但是,后来,为了避免能源/二氧化碳税影响本国工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些国家对高耗能部门实行了低税率,挪威降低了海上油气生产的CO2税率,瑞典制造业的CO2税率已经改为标准税率的35%,某些能源密集型工业的税率也已经降低到接近为零税率,英国的能源密集型工业的税率仅为标准税率的20%。为了激励节能技术的发展,又避免影响本国工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很多国家变税收为补贴。实行了对可再生能源和热电联产等高能效技术的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以鼓励其供应和消费。从供应端来说,主要包括对与可再生能源生产或热电联产相关的各种税收如生产税、固定资产税、增值税、进口关税等的优惠或减免。
减排目标
英国:英国政府为热电联产的发展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2002年,英国的热电联产装机为4700MW,按照政府的目标,在2010年时要建成高效的热电联产10000MW,为此英国政府对热电联产不征收气候变化税 ,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对投资热电联产的企业提供投资补助。
法国:对热电联产企业减少50%的企业税 ,地方政府可以将减少率提高到最多100%。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也实施了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优惠和降低增值税率,企业用于购买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成本将降低15%,同时,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企业一年以后可以享受加速折旧的政策。
中国: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中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5]
相关研究 ;一个美国研究团队历时3年,对全球大气层作了“立体式”取样分析,2011年最终绘制出全球温室气体分析图。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首先利用“湾流V”远程探测飞机,飞跃南北两极,在全球范围内采集不同季节、不同高度的空气样本。同时借助先进测量工具,他们对大气层中80余种气体和颗粒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样本数据和电脑模型计算,绘制出全球各季温室气体分析图,描绘了大气层中各温室气体的分布、流动状况。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初步得出陆地植物和海洋吸收、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这有利于分析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循环过程,从而估算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如何影响气候变化。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大气层中黑色碳颗粒分布范围远超此前估计。他们指出,这种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的颗粒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能,会影响云层形成,并加速冰盖的融化。
此前,全球温室气体数据主要来自地表测量,新的测量方法优势在于获取的数据更全面,也更能反映温室气体和颗粒在大气层中的流动状况。[6]
丑闻 ;“气候门”(climate gate),指2009年11月多位世界顶级气候学家的邮件和文件被黑客公开的事件。邮件和文件显示,一些科学家在操纵数据,伪造科学流程来支持他们有关气候变化的说法。人们的焦点开始转向全球气候变暖的可信度上。这份科学家的名单并未同期公布,有分析指出这一事件或许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产生一定影响。
新华网日内瓦11月21日电(记者 刘洋 王昭)世界气象组织21日在日内瓦发布年度《温室气体公报》称,2010年地球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创工业化时代以来的新高。
《公报》公布了2012年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主要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2009年上升了2.3个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达389PPM,增幅高于近10年2.0PPM的年均增长水平,和20世纪90年代1.5PPM的年均增长水平。
《公报》显示,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毁林和改变土地用途,自1750年工业化进程开始以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了39%。此外,2010年大气中甲烷浓度较上一年增加了5个PPB(1PPB为十亿分之一),达1808PPB,较1750年水平增长158%。同时,另一种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浓度也有一定程度上升,达到323.2PPB,较1750年水平增长20%。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对温室气体浓度的加速上升趋势表示担忧。他说,即使人类立即停止排放温室气体,这些气体仍将在大气中滞留数十年,由此继续影响地球脆弱的气候平衡。
世界气象组织的《温室气体公报》始发于2004年,主要发布地球大气中各类温室气体的含量和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