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乌家庭收入共计2119.22亿格里夫尼亚,同比增长13.7%,人均收入3317.5格里夫尼亚,同比增长5.8%。月平均工资462.27格里夫尼亚,同比增长22.8%,其中最高的基辅为760.77格里夫尼亚,捷尔诺波尔州最低,为304.18格 里夫尼亚,二者相差2.5倍。行业最高月平均工资是交通和通讯、金融机构,超过中等工资水准1.5-2.2倍;工业企业中最高的行业工资是焦炭生产和石油加工业,为中等工资水准的2.1倍多。农业、渔业、卫生保健和社会救助机构从业人员工资最低,不足中等工资水准的2/3。截止2003年12月31日,乌所有商品和服务消费价格指数比2002年上涨8.2%,其中,食品消费价格指数上升10.9%,工业品价格指数上升1.5%,服务价格指数上升5.4%。登记失业人数98.89万,失业率为3.6%。[1]
2004年居民货币收入同比增长22.5%。扣除物价等因素后的实际收入增长16.8%。居民支出同比增长27.5%。月平均工资589.62格里夫尼亚,同比增长27.5%。乌工资收入较高的行业包括银行、航空、木材加工、石油加工,比平均工资高出1.9-3.2倍,而农业、纺织、医疗、教育等部门工作人员工资较低,只能达到平均工资的71%。各地区收入也有较大差异,基辅平均工资水平为1217.20格里夫尼亚,而切尔诺夫茨州平均工资为473.66格里夫尼亚,相差2.6倍。截至2004年12月31日,乌克兰登记失业人数为98.18万,比去年同期减少1.1%。
2005年乌居民货币收入同比增长38.1%,实际收入增长20.3%。2005年12月,乌居民平均工资水平为1019.71格里夫尼亚,基辅市平均工资1450.36格里夫尼亚。乌工资收入较高的行业包括交通和通讯、金融机构、焦炭生产和石油加工业,而农业、渔业、卫生保健和社会救助机构从业人员工资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