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015年5月,在庆安事件引发的舆论场中,网民柴某因捏造事实、造谣中伤新华社记者在报道中“收好处费”而被警方抓获。据柴某自述,其因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常常利用自媒体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和牢骚。曾四处留言谩骂,后来越骂心理越扭曲,竟然发展到不惜捏造事实来发泄牢骚的地步,终至越过法律底线。可谓由“网骂”而逐步演变成涉嫌刑事犯罪。
媒体评论;且不说网络空间是公共场所,人人都有维护网络空间清朗洁净的责任。即便是对于个人身心健康来说,“网骂”也不是发泄牢骚与不满的“情绪疏导剂”,而是一种病,得治。不负责任地破口大骂,虽图得嘴上的一时爽快,却易滋生冲动、偏执的恶习,演变成不分青红皂白的网络“喷子”。
中国有句古话叫“君子慎独”,意思是越是道德修养高的人,在独自做难以被人觉察的事情时,越是小心谨慎。如今网络众声喧哗,年轻人容易情绪激动。因而,越是在网络表达缺乏监管的真空地带,越应该注意自己的“言值”,时时告诫自己,不要得了“网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