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少女与同学一起在照相馆照完相刚出来就被抓走了;有的妇女与同伴一起正在田野里采野菜时被抓走,任何抓捕的过程都充满了暴力性。除了这种强迫性暴力方法之外;日军还利用欺骗就业、人身买卖等方法进行抓捕。甚至还以给巧克力糖、给白米饭吃等诱饵进行拐骗。日军为使妇女成为“慰安妇”;不仅使用了军队、警察和行政人员,还动员了私人业主、教师与家属、亲戚、朋友等,通过这些事实可以证实,日军“慰安妇”制度本身就是日军有组织有计划的犯罪根源。
根据《日本军“慰安妇”证词统计资料集》的内容,在韩国朝鲜政府登记的日军“慰安妇”受害者被抓走时的年龄范围是从11岁的儿童至27岁。最多的年龄段是14~19岁,尤其集中在16~17岁。
根据她们的证言可知日军把“慰安妇”视为私有物品,妇女的价值只能取决于军方的使用方案。妇女只是军队里的普通用品,与武器、士兵一起运输。军人可以任意地使用、虐待、处理妇女的身躯。成为“慰安妇”的少女和妇女,如同奴隶一般不准随便离开“慰安所”,被剥夺了最起码的人身移动自由。当时,在上海驻地担任过军医官的麻生撤雄也在自己的日记上写道:“从朝鲜强征来的妇女们是为日本士兵排泄性欲的卫生公共便所。”[1]
名称争议
日本对慰安妇的解释,比较中性化,是指“随军到部队,安慰过官兵的女人”。这个解释,使得日本国民面对慰安妇这一历史现象时,很难产生强烈的罪恶感和耻辱感。而受害国的学者,则多将慰安妇定义为日军性奴隶。
联合国早在1996年就将“慰安妇”一词改称为“性奴”。而美国联邦众议院2007年也曾通过了日军性奴决议案,并在决议案中使用了“性奴”一词。
2012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指示美国所有文件和声明禁用按日语直译的“慰安妇”一词,将其改为“被强迫的性奴”,以此要求日本正视二战期间的性暴行。
此后,韩国政府也表示考虑采用类似称呼取代“慰安妇”。韩国外交通商部部长金星焕指出,将研究把日军“慰安妇”这一用词换成“性奴”一词的方案。金星焕在出席国会外交通商统一委员会时表示:“据我说知,‘慰安妇’一词是过去应这些受害女人的要求而使用的词汇。现在我们可以和那些仍然健在的受害者协商,来更改用词”。
上海学者苏智良先生曾经出过一本书,名为《日军性奴隶——中国“慰安妇”真相》。书中,作者断言,慰安妇就是日军的性奴隶,日军“慰安妇”制度,作为二战中推行的现代奴隶制度,是20世纪人类的灾难和耻辱。
2012年12月,中国历史学者在《南京大屠杀全史》一书的出版发布会也上郑重提出,应将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强征的中国、朝鲜等国所谓的“慰安妇”改称为“性奴隶”。而称谓之变,是要强调被日军凌辱的中国等国妇女是“被侵犯”的。
包括中国在内的日军性奴隶受害国,都应该普遍推广“日军性奴隶”这一概念,把它与日本军队的“慰安妇”这一叫法区分开。同时也应该呼吁并要求日本政府正视历史,承认日本军队在二战中,犯下的大规模囚禁虐待各国性奴隶的罪行。
慰安妇 - 悲惨结局
证据显示慰安妇除了被用作高强度的性奴隶外,还要遭受性病的毒害,有的慰安妇由于多次堕胎造成终身不孕,而由于日本人力资源不够,慰安妇还不时充当护士,脚夫甚至被武装起来充当炮灰,有时为了掩盖罪证甚至被集体枪杀。
另外也有一些人数认为,慰安妇生活条件比一般妓女良好,所得也比日本将级军官好,且兼任护士也非过分要求。除了被强迫、欺骗之外慰安妇外并未受到虐待。
解放后,被解救的中国慰安妇常常被人指指点点,据部分慰安妇口述,有同胞直称其“日本婊子”。《慰安妇调查纪实》中记载慰安妇袁竹林于1958年被居委会的干部指责是日本婊子,勒令去北大荒,并吊销了当地户口没收房子。在中国文革时期,幸存的慰安妇往往受到严重的歧视和相当程度的迫害和侮辱。
道歉与赔偿 ;慰安妇
等待进入慰安所的日军士兵图册
1993年8月4日,由于有日本记者发现一份日军文件显示日军曾经直接参与营运慰安所,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未经国会批准,即承认日军在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史称“慰安婦関係調査結果発表に関する河野内閣官房長官談話”,简称“河野谈话”。
1995年7月,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倡议成立亚洲妇女基金会,通过民间募款和政府资助的形式,向慰安妇支付约500万日元的赔偿金。但是在该基金会的赔偿计划公布后,由于赔偿条款规定慰安妇“若接受赔偿,则放弃控告日本政府的权利”,因此遭到各国慰安妇的强烈抗议,也遭到韩国、中国、台湾等地舆论与政府的猛烈抨击,称这是日本政府回避国家赔偿的措施,目的是让日本摆脱国家赔偿问题,从而有利于日本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大多数慰安妇拒绝领取赔偿金。李敖为救助台湾慰安妇,拍卖自己收藏的字画古董,包括胡适曾经送给他的书法作品等,总共捐出一百万美金,约合三千三百多万新台币,轰动一时。韩国的众多民间团体发起募捐活动,向每位拒领赔偿金的慰安妇支付相同数目的金额。由于遭到各国的抵制,亚洲妇女基金会于2002年5月停止运作,一共只有266人申请补偿。
2001年10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对于慰安妇所遭受的“难以估计的痛苦”,感到“悔恨及自责”。
2007年2月18日,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指称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讨论中的《第121号决议文》是“无事证,也不具法律约束力。”该决议文是由日裔美国众议员本田马克(Michael Honda,民主党籍,加州)与华裔美国众议员吴振伟(民主党籍,俄勒冈州)等六人提案,要求日本政府承认二战期间强迫各国女子当慰安妇,并向受难者致歉。
慰安妇
建于1938年的上海杨家宅慰安所 图册
3月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当年日军“强迫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之说“缺乏证据”;同日,本田马克强调,日本不应再玷污自己的名誉,而应尽快、义不容辞地就历史事实道歉,以进一步确立日本的自由民主国家形象。3月5日,安倍晋三在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备询时重申,基本上遵循河野洋平向慰安妇道歉和反省的立场,但“美国国会决议案未根据客观事实。即使通过决议,我们也不会道歉。”同日,日本民主党参议院党团干事长小川敏夫斥责,安倍晋三的言论会破坏日本支持人权的形象,并损害日本国际信用。3月6日,针对安倍晋三表示不再为慰安妇问题道歉一事,台湾外交部门表达严正抗议,并表示深感遗憾,呼吁日本政府应以诚意对受害人正式道歉及赔偿。3月8日,安倍晋三宣布,他有意让自民党重新调查日本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将慰安妇议题受到瞩目的原因归咎于美国媒体的炒作。3月11日,安倍晋三在日本放送协会电视节目中说,日本政府继承河野谈话的立场,他由衷地向心灵受到创伤的慰安妇表示道歉。 3月12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盐崎恭久表示,日本政府不会就慰安妇问题进行调查。3月13日,自民党干事长中川秀直说,自民党没有计划对慰安妇问题进行新的研究。3月14日,思考日本前途和历史教育问题议员联盟会(日本の前途と歴史教育を考える議員の会)决定对慰安妇问题进行调查。3月16日,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份答辩书,称从政府发现的资料中找不到有关军方或官方曾强征慰安妇的直接记述。3月26日,安倍晋三在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回答议员质询时说,他作为首相,对慰安妇问题表示道歉。
4月20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一份答辩书表示,接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中国桂林强征当地妇女充当慰安妇的判决,对此没有异议。
6月14日,日本29名自民党国会议员和13名民主党国会议员共同连署,以日本新闻工作者樱井良子、前日本驻泰国大使冈崎久彦等人的名义,在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整版广告,主张二战期间日军从未强征亚洲女性担任慰安妇。 6月26日,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以39票赞成、2票反对的票数通过《第121号决议文》,敦促日本政府为二次大战期间强征20万慰安妇的行为道歉;该决议文没有法律约束力,美国政府也不会因为“日本政府不道歉”而祭出任何制裁措施。对此,盐崎恭久强调,美日两国关系稳固, 不会因为美国众议院的“不友善决议”而动摇;日本政府不会因为美国众议院的决议,而再度为这段历史提出正式的道歉。
慰安妇 - 申请世界遗产
2014年1月,韩国女性家族部称计划为分布在韩国、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日军慰安妇纪录申遗,争取2017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 韩国官员已经开始调查韩国国内、中国、东南亚和日本的慰安妇资料现状并编辑目录。韩国计划截至2014年底完成目录化工作,2015年将其提交给韩国文化财厅作为申遗对象。
展开全文